天津永利通管业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新闻动态 产品介绍 制造设备 资质证书 服务理念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企业兼并重组的“大企业”思维

    在日前结束的“2011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表示,中国要打造一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以汽车、钢铁、水泥、船舶、机械、电子信息、电解铝、稀土、食品、医药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引导兼并重组企业管理创新,在重点行业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产品优势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苏波的这一讲话虽然没有直接涉及企业所有制的问题,但这些大企业集团的主体应该是国有企业。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中国不搞私有制”已成为国内改革的明确方向。如果工信部以国家之力打造出的“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是私营企业,无疑与“不搞私有制”的大方向不符。因此,更大的可能是,上述十个领域里出现的产业巨人多数将是国有企业。然而,这些行业中,有一部分充满了各种国有、民营和外资的企业,新的巨人要想站稳就势必踩到这些企业原来的地盘。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企业强化控制力的最新发展,不是以行政垄断的方式来体现,而是表现为行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整体上市等多种形式。如国资委主任王勇去年12月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虽然原定的2010年将央企数量重组为100家的目标还未实现,但中央对央企确定的重组目标不会改变,我们仍然要努力培育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集团。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也及时表达了支持,“积极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方式实现整体上市”。

    苏波同时还表示,中国还需要一大批极具活力的“小巨人”型企业,要支持中小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或者为大企业做配套。对于这种蒙政府垂青的好的小企业,政府也将给予融资等方面的支持。考虑到中国国有企业从多年之前就开始实施整合,地级市以下政府控制的小型国企已经基本消失,因此“小企业”应该以民企居多。

    为什么政府要在国企已经如此强势的情况下还要进一步支持其做大呢?如果抛开盈利因素,可以发现这些行业各自的特殊性:食品和医药是关系民众安全,而又经常出问题的敏感行业;稀土属于国家急于控制的战略性资源;钢铁、汽车、水泥、电解铝属于产能过度扩张的行业,能否及时遏制其增产势头将直接决定“调结构”的任务能不能完成;机械、电子信息、船舶这三个行业国家未必能全面控制,但其中的少数巨头型企业对中国的国防力量意义重大。2006年以来,国资委已经高调支持国企占领军工、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七大行业,现在,这一领域将被扩大到汽车、钢铁、水泥、船舶、机械、电子信息、电解铝、稀土、食品、医药等领域。这十个行业加上总共形成了17个战略行业,都是政府信不过自己以外的力量来掌握的。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政府在十个战略行业里塑造“巨人”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加强对产业的掌控力度,借控制17个战略产业来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公共服务可靠,工业增长可控,军事发展有依托,食品药品保持基本供应。在国家培育“大企业”的思路下,新一轮“国进民退”即将拉开帷幕。